五大类科技计划项目

  

1、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

基础研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按青年科技人才项目和面上项目两类组织申报,主要聚焦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注重交叉学科,培育优秀科研人才和团队,支持我市基础研究力量承担国家、省重大科研任务。

 

 

  

2、重点研发计划

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按产业前瞻与共性关键技术、现代农业、社会发展等3个领域组织实施,着力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成果。

产业前瞻与共性关键技术计划:面向扬州未来发展,聚焦智能制造、战略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前瞻性技术领域,加强前瞻性布局,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性技术研发和融合创新,力争获取自主知识产权,积极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现代农业计划:主要面向我市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重大需求,重点支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围绕主导产业开展科技创新,鼓励农业科技型企业和科技型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一校两所”加快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支撑我市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增强科技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推动能力。

社会发展计划:围绕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重点聚焦人口健康、生态环境和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的重大科技需求,加强社会公益类研究和重要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大力实施社会发展科技示范项目,着力提升科技惠民的能力和水平,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扬州提供科技支撑。

 

 

  

3、政策引导类计划

按协同创新、市校合作、软科学研究3类组织实施。

协同创新计划:通过推进“科教合作新长征”行动计划和“科技产业合作远征计划”,开展面向国际前沿、以产业化应用为导向的技术开发研究,重点支持与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我市重点合作科教单位以及其他“985”、“211”高校、国家级科研院所等的合作;重点支持与美国、日本、欧洲、以色列等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合作,鼓励我市企业和国内高校院所联合申报。

市校合作资金项目:深入推进扬州市与扬州大学和在扬高职院校的合作,依托学校的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重点实验室和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进行申报。市校合作资金项目要围绕扬州市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集聚校内外、跨学科的特色创新资源,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关于软科学研究:围绕市委市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创新型城市等重大问题和重点工作,以及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需求,进一步突出支持重点,创新组织方式,强化研究的针对性,提高成果应用性。

 

 

  

4、创新能力建设计划

按科技设施、联合载体进行组织,加强相互之间的协同配合,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和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科技设施类计划:聚焦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旨在进一步统筹创新平台和科技载体建设,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和研发能力,为我市的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支撑,包括科研平台、科技服务载体与平台、企业研发机构等。

联合载体类计划:主要支持各知名高校院所在我市单独或共同建立的产业特色鲜明的综合性产学研联合创新载体,依托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我市组建的实体机构,依托有较强科研实力的高校院所建设的专业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实体化技术转移机构,及国内外高校院所在我市设立的技术转移分中心或分支研究机构。

 

  

5、科技成果转化专项

 主要围绕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总体部署,主要支持已经取得科技成果、经中试进入产业化开发,能显著提升相关产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突出高附加值的核心单元、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材料、掌握核心技术的重大整机等,重点支持海外原创新重大科技成果来扬转移转化项目、重点支持市委市政府重大工农业项目,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打通科学技术和产业经济发展之间的通道,加快培育一批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推动全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以上项目受理截止时间为2016年5月5日18:00,具体项目指南可至扬州市科学技术局网站(http://kjj.yangzhou.gov.cn/)下载。有关事项可咨询扬州市科学技术局项目管理中心,联系人:许渊,联系电话:87938015。